阿瑟·丹托

  在纷繁多元波普赶得上2024欧洲杯的艺术史的叙事方式上,“阿瑟·丹托叙事”对于艺术及艺术史的影响可谓最为深远。与错觉的真实,“瓦萨里叙事”、理性的真实,“格林伯格叙事”不同,“阿瑟·丹托叙事”可谓思想的真实。(详细请参见拙文《线性叙事的历史与终结波普赶得上2024欧洲杯:西方艺术史叙事的三种模式》)在阿瑟·丹托提出“艺术的终结”之后,艺术进入了“艺术的后历史时期”,至此之后的艺术也就是“艺术之后的艺术”(汉斯·贝尔廷称之为“后前卫艺术”)。然而,在对于“艺术终结之前”丹托的艺术理论来源及其哲学思想的探讨会让我们更加清晰与全面的了解丹托及艺术终结的命题。

  作为一个介入艺术而名世的哲学家丹托来讲,其哲学思想对于其艺术理论的形成及艺术理论对于哲学思想的补充这种双向的互联性都极为重要。笔者认为丹托艺术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黑格尔哲学,丹托历史主义与本质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及其坚持的哲学立场隐含着黑格尔思想的影子。并且,丹托在“物化”的艺术品与“艺术品”的物化这样新的现实语境和艺术场域下重释了黑格尔创造性的“艺术终结”命题。丹托曾直言:“黑格尔已经识别出我首先命名为‘第三美学领域'的东西,它与人类生活和幸福息息相关。”丹托在《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The Abuse of Beauty,2004年)一书中倾注全力构建“第三领域的美”(即当代艺术美学),在此,丹托的主要精神资源正是来自黑格尔。波普赶得上2024欧洲杯他也自述到:“自从我开始撰写有关艺术的终结命题以来,我总向黑格尔请教……他的著作实际上成为我的一种哲学智慧的宝藏,只要我开始研究新的东西,我都会先去看看黑格尔是否谈过类似的事情,这样做总是大有益处。”其二,尼采的批判精神,丹托公开质疑单一的艺术本质论,批判哲学对艺术权利的剥夺和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性……虽然,尼采的艺术思想主要是以酒神冲动(放纵性)和日神冲动(创作性)的平衡来对繁荣的古希腊艺术进行独特解释。他主要的贡献也不是在学理层面探讨美学问题,其美学思想也不太受专治美学史的学者的重视,但是,尼采颠覆性的批判思想对艺术家、哲学家、艺术理论家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尼采哲学不仅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大门,也影响了西方的后现代艺术。他的思想启示丹托力主重估一切,尤其是在极少主义艺术家罗伯特·雷曼(Robert Ryman)的单色画和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brillo boxes)的出现后,他提出了“艺术终结”的命题。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之后》(After the End of Art,1997年)一书中指出格林伯格建立的不断趋向“平面化”的“现代主义叙事”走到了尽头,实现了终结。在此期间,他又阐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历史使命为何要终结的重大命题。至此,传统古典时代那种以强调错觉的真实的“瓦萨里叙事”更是毫无用处。其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众所周知,丹托本身就是享誉世界的美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但他也并不回避维氏以“家族相似论”论证维氏所反对的,即对艺术本质进行追问的主张。虽然,丹托“艺术世界”理论的主张极大的扭转了传统美学研究长期忽视艺术外围因素的习惯,但是,丹托理论的核心依然停留在对艺术本质问题进行追问。这也就造成了丹托这样的“准艺术社会学”学者不能把艺术放置在艺术体制之中考察艺术,也就无法真正切入到艺术本质。

波普赶得上2024欧洲杯(欧洲杯德国葡萄牙波胆)  第1张

  同时,这种反对艺术本质的研究方式最终又想回答艺术本质问题无疑是自相矛盾的。其四,以日本人铃木大拙与铃木俊隆为代表的东方禅宗思想,两位都是真正“见性”(佛语中明见人和万物的本性)的东方禅师。尤其是丹托直接受益于20世纪50年代铃木大拙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禅宗系列讲座。这种“异质”的禅宗思想对美国艺术界影响深远,如音乐家家约翰·凯奇,艺术家劳什伯格等。对丹托的影响无疑也是巨大的,从他在《普通物品的颤变》(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1983年)对《布里洛盒子》的哲学解释可以看出。普通物品转化为艺术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人工制品,必须置放于“艺术世界”之中。(对于什么是艺术界?丹托直言:“把某物看作是艺术品需要某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的知识,这就是艺术界。”)当然,丹托的成就与盛誉也在于他把这四种思想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与哲学思想,并提出“艺术终结”。

  今天,我们再看待“艺术终结论”时并不会觉得新奇与困惑了。“艺术的终结”显然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现代主义的终结,其二,作为叙事结构的艺术史模式的终结,不幸中的万幸,二者最终都指向格林伯格。在丹托看来,无论是瓦萨里叙事还是格林伯格叙事面对20世纪60年代的新前卫艺术(彼得·比格尔语,特指与20世纪初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历史前卫艺术不同的波普艺术等)都变得无言以对,束手无策了。因此,他又重新建构了艺术史的三种形态,即进步的艺术史、非连续性的艺术史、单一的艺术哲学史。新前卫艺术以独特的方式询问“什么是艺术”这一艺术自身而又超越艺术界限的问题,只能有哲学来解决。那么,此时艺术也就被哲学所剥夺了,艺术也就终结了。显然,这与西奥多·阿多诺的“哲学被艺术剥夺”存在角度的转化问题。当然,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不带有悲观情调,甚至对于艺术自身而言,无疑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解放意义。“艺术终结论”之后的艺术无疑是“后历史”的艺术或“艺术之后的艺术”,它不再是一种具有明确方向和特定意义的艺术,而是一种可以在“艺术世界”中自由表达与探索的艺术。

(未完待续)

波普赶得上2024欧洲杯(欧洲杯德国葡萄牙波胆)  第2张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美术史与中国现当代美术批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艺术国际”网站的价值判断。】

  【详细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按钮】

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艺术国际网”

微信号:yishuguojiwang

投稿邮箱:art@artintern.net

  

艺术推广 |展览策划 | 图书出版 | 艺术国际美术馆

艺术国际官方网站 | https://www.artintern.net

联系电话 | 010-84505303